首页 > 历史

活字印刷术突火枪郭守敬沈括授时历宋慈 金元四大家蒲寿庚马可•波罗

历史 11-23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交流,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的一种活字版印刷技术。据《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即以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等优点,但泥活字并不是理想的印刷工具,故在宋代并没有被普遍应用。至元代,又改进为用木制活字。明代时,又出现铜活字和铅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开辟了印刷史的新纪元。后传入朝鲜、日本、欧洲等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代福建麻沙镇雕刻印行的图书。麻沙镇盛产竹木,造纸业发达,一直是福建的刻书中心之一,书坊林立,尤以南宋最盛。所刻图书种类众多,除经史百家和唐宋名家诗文,还有许多应对科考的参考书以及民间常用医书、小说等,数量多,流传亦广。明中叶麻沙大火,书坊焚烧殆尽,其刻书活动逐渐衰落。麻沙本多为坊刻,讹误较多,常有校勘不精、妄删妄改的现象,后代也多将其视为劣本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保留了许多珍贵书籍。

  针路

  中国古代用罗盘针指示方向的航海路线。宋代将磁化的钢针放在一个刻有方位的盘中,制成罗盘针,并将之普遍应用于航海,故用罗盘针指示方向的航线称为针路,记录针路的专书则称针经,亦叫针谱、针路簿等。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已有“行丁未针"“行坤申针”等记载。明代张燮《东西洋考》第九卷更载有“东洋针路”“西洋针路”,详细记录了自镇海卫太武山至今越南、柬埔寨、泰国以及菲律宾群岛等沿线各个港口的航线。

  突火枪

  南宋时期的一种管形火器。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宋军和蒙古军在淮河区域作战,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军民创制了一种管形火器,即突火枪。使用方法为:在竹筒内放上火药,安上子窠,之后用火药的力量把子窠喷射出去,射程达150步。子窠类似子弹,用石子或铁块制成。这种火器射击性很强,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为后世管形枪炮之始。蒙古人从宋人那里学得技术,大量应用于战争。管形火器的出现是火器制造史上的一次变革,使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所著笔记体著作。因写于润州梦溪园而得名。全书共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梦溪笔谈》现存609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50个学科。总结了北宋以前的科技成就,记载了物理学的磁偏角、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河工高超发明的合龙堵口的水工技术、建筑工匠喻浩的《木经》等。《梦溪笔谈》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

  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县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和宋辽边界谈判。元丰五年(1082),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全书共30卷,涉及政治、经济、物理、化学等50个学科。总结了北宋以前的科技成就,记载了物理学的磁偏角、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沈括还精究医学,撰有《良方》十卷,后人将之与苏轼《医药杂说》合并,改称《苏沈良方》。

  郭守敬

  元代科学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擅长水利和天文历算。至元十三年(1276),受令修历。为观测天象,创造了简仪、仰仪等13种天文仪器,并组织四海测验。至元十七年(1280)制定出《授时历》,次年颁行。《授时历》以365. 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圈的实际时间相比,仅差26秒。其精巧准确程度超过前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之一。至元二十八年(1291),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郭守敬在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主持创制的历法。至元十三年(1276),忽必烈命郭守敬等人修历。郭守敬为观测天象,创造了简仪、仰仪等13种天文仪器;并组织四海测验。至元十八年(1281),正式颁行。《授时历》以365. 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的周期实际只相差26秒,与现行公历的一岁周期相同。其推算的黄赤交角同理论值相比,仅差一分多,精密程度超过前代各朝的历法。《授时历》通行364年,是我国推算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王惟一

  北宋著名医学家。又名王惟德,曾任翰林医官院医官等职,精于针灸术。仁宗天圣年间,针对前代针灸书籍内容错乱的情况,他在总结前代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对经络、穴位进行详细考订,整理成《铜人脸穴针灸图经》一书,该书系统地讲解了针灸知识。为了方便保存,又将《图经》刻于石碑上。他又主持设计了两座铜人经穴模型,全身有穴孔,标注名称,称为天圣铜人,用于授学与考核。王惟一对中医学特别是针灸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洗冤集录》

  南宋宋慈撰写的法医学著作。成书于淳祐七年(1247)。全书共5卷,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等53项内容组成。书中系统总结了宋代以前的法医学著作成就,详细论述了检验死伤的征象,推定死伤的原因,以及检验的手续和方法,并列举了自缢、水溺、杀伤及胎动等抢救方法数十则。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其中有关法医检验等论述,颇多符合近代科学原理。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后翻译成多国语言,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宋慈

  南宋时期官僚、著名法医学家。建宁建阳(今福建南平)人,字惠父,嘉定进士。宋慈历任长汀知县,广东、江西、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公事,官至广东经略安抚使,卒于任上。他在担任地方提点刑狱公事期间,明冤禁暴,办案注重实地检验,积累了不少法医经验。1247年,著成《洗冤集录》五卷,总结了宋代及以前的法医经验,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该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推动了法医学的发展,宋慈因此被尊称为法医学的鼻祖。

  金元四大家

  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家。即金代名医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元代名医朱震亨,代表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于用寒凉药物治疗,故称为“主火派”或“寒凉派”。张从正治病主张祛邪攻积,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故称为“攻下派”。李杲治病主张以补脾胃为主,故称为''补土派”。朱震亨主张临床用药要灵活,“因病以制方”,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注重滋阴降火,世称“养阴派",著有《格致余论》等书。金元四大家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对中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营造法式》

  北宋时编撰的建筑学专著。熙宁年间开始编修,元祐六年(1091)成书。但因“元祐《营造法式》只有料状,别无变造用材制度”,又于绍圣四年(1097)敕令李诫重新编修,元符三年(1100)成书,全书36卷,内容分为: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图样。该书对宋代建筑技术成就做了系统总结,对各种官府建筑的用材选择、结构坡度标准以及各种技术操作做了严格规定,并附有各种建筑图案。《营造法式》是当时世界上较为完备的建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重订河防通议》

  元代赡思撰写的水利学著作。宋金两代各有关于治理黄河的专书《河防通议》,赡思在宋金两部《河防通议》及宋人周俊所编《河事集》的基础上,于至治元年(1321)编成《重订河防通议》。全书共2卷,分河议、制度等六门,记载了 10—14世纪黄河水情、河工结构、河防制度及施工方法等。元代以后已失传,后《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里辑录出来。《重订河防通议》是元代有关治理黄河工程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治理黄河史的重要资料。

  蒲寿庚

  宋末元初大商人、官员。阿拉伯人(一说占城人)。亦作蒲受骈。南宋初年家族由广州移居泉州。理宗淳祐年间,因为举兵击败海寇有功,获授泉州提举市舶,后兼任福建安抚沿海都置使,经营海外贸易30年,权势显赫,富甲一方。1276年,以泉州降元,历任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福建行省中书左丞等职。蒲寿庚仕元期间,对元朝海外贸易的恢复、发展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泉州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马可•波罗

  意大利旅行家。出生于威尼斯商人贵族家庭。1271.年随其父、叔东行。1275年抵上都。他深得忽必烈信任,在元廷供职17年,到过陕西、四川等行省数十城,并出使缅甸等国。1292年奉命护送元室公主阔阔真去伊儿汗国完婚。1295年回到威尼斯。次年,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被俘入狱,狱中口述经历,由狱友鲁思梯谦记录,用法文写成《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向西方介绍了东方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欧洲人的视野;但也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和香料的热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宁海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宁海在线-今日宁海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