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又到一年枇杷时 外圆内方仗剑天涯

文学 06-11

  又到一年枇杷时,人间芳菲尽的五月,宁海的枇杷熟了。绿叶金果交相辉映,煞是惹人喜爱。“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唐朝诗人杜甫在《田舍》里描写的情景尽现眼前。连片的枇杷树连成云,熟透的枇杷挂满枝头。绿叶丛里,枝连枝,果叠果。我随枇杷农林一兵上山。

  据汉代《西京杂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其中就有“枇杷十株”。枇杷在国画中也极富田园美好寓意,齐白石曾作许多枇杷图。枇杷口感酸甜,果肉细腻,汁水充盈。宋代的李纲曾这样赞叹其滋味:“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除鲜食外,枇杷还可制成果酱、罐头或酿酒,别有风味。吃不完的枇杷可以用蜂蜜泡起来,放入冰箱贮存,做成蜜渍枇杷。心情好的时候来两颗,美滋滋;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来两颗,瞬间就被清甜治愈。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述,枇杷花、叶、果均可入药,有“止渴下气”,治疗“肺热咳嗽”的功效。大家咳嗽时会喝的“川贝枇杷膏”,味道甜甜凉凉,其原料之一正是枇杷叶。

  枇杷因为它的叶子酷似琵琶而得名,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樱桃、梅子并称“果中三友”。早在梁武帝《千字文》中就有“枇杷晚翠,梧桐早凋”的记载,距今已有1500多年。枇杷从种植环境气候条件来说,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宁海是宁波枇杷的主产区,拥有优越的海洋性气候,森林覆盖率64.1%以上,有“宁波后花园”的美称。宁海白枇杷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实生选育出的优质白沙枇杷新品种,具有果大、含糖高、酸甜适口、风味浓郁等优点,其先后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林木良种、中国水果协会“中华名果”荣誉称号,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至2021年全县有白枇杷1800多亩。

  今年57岁的林一兵,种植白枇杷已有13个年头了。他种植的枇杷林长势很好,其中大棚有20亩,总投资120万元,亩产900斤。他在枇杷园里饶有兴趣地向我们介绍说,枇杷树朴实无华,深秋百花凋谢,其它果树已被寒霜剥去了华丽的外衣,而枇杷树不畏寒霜,傲然挺立,还羞涩地绽开了一朵朵小花。那白中夹黄的枇杷花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招来勤劳的蜜蜂采花酿蜜,给深秋带来春的色彩。都说梅花不争春,凌寒独自开。殊不知枇杷花比它开的还早,秋天孕育,寒冬开花。枇杷开花从十月至次年一月,花期长,分为头花、二花、三花。花体五个瓣,它们一朵朵,一簇簇拥在一起,仿佛枝头上铺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有句俗语叫:“枇杷花开过年,杨梅吃上前。”枇杷果呈圆形,味脆爽多甜。林一兵通过搭建大棚,采用独特的技术培育新品种,将枇杷采摘期提前到立夏就能上市。此时正是每年开春后江南的水果淡季,故枇杷有“第一果”的美誉。

  宁海枇杷满树香,一村山水半村黄。周围群山环绕,中间地势较平,属山中盆地,近百户农舍环山而建,门前山水田园,阡陌纵横,百花盛开,湖光山色,仿佛天上人间。“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浓密的绿叶间,缀满三五成群的黄金丸,剥开薄薄的黄外衣,酸酸甜甜入口即化,那是每年初夏的味道!

  暮春初夏之季,枇杷一天天长大。此时站在枇杷树下,我仰望着它,它俯视着我,像是久别的老友。

  外圆内方,仗剑天涯

  人需要一种姿态,才能成就一场蜕变。

  人需要一些韵味,才能留得住一些芳华。

  吾生而愚昧,不知世事之为何物,率性而为,不加拘束;吾立世十余载,习得性,晓之规,但不明其理,故仍随性而为,旁人谓之顽劣。惟吾认其为吾生来之锐气,天性之傲骨;吾虽未深谙世事之理,但已被世事所惑,所困,所炼,目之可见,长剑化为短匕,傲气散于无形,吾甚惜,但旁人甚喜,且谓之成长。

  驱行于人生亘古的旅途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与时代共呼吸的蜉蝣,起伏颠簸于时代之浪尖,我们以意气风发的姿态入世,以圆融打滑的姿态处世,以留住心中一点灵明的姿态立世,方圆得兼,可谓圆满。

  徐洪祖,“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处俗世,但红尘不能阻其步伐,他背向人海,前往自然之神圣,行游于山水,自然圆融了他的心,他锐气不减,豪气万丈,以凡人之躯融纳不可战胜的神性,他的光辉是无法被叆叇的暮云所遮蔽的。

  “御用文人”李白,带着“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步入金銮殿,迎来的不是飞黄腾达的喜悦,而是受制于人的无奈。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颂功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最后现实用“还乡金”打磨了他的锐气。沥沥青砖,刀山火海,磨他的魂,炼他的心,每一步都仿佛是生命力的一次抽离,一步,一步,又一步,他仿佛行走在人生的编年尺上,驶向永寂的深渊。他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的白鹿纵览名山大川,寄情于山水,他以诗铸剑,闯荡江湖,搅动大唐的青天,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

  方者,人固有之质也;圆者,与世俗之意相结合之性情也,是外在世界给予我们的规训,是在个体融入社会时必要经历的打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倜傥之风的圣贤,无一不是成就圆满之人。

  曾记否,当夕阳漫过晚霞,落日的余韵与皎月的初奏分庭抗礼时,目光里的世界由殷红向深蓝渐变。山巅无风自凉,浊酒一杯,我饮一口,剑饮一口,余下洒向天地,我与天地共饮。

  曾经稚气未脱、锐气有余的少年郎,如今你还记得,手中的那把剑,去往了何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宁海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宁海在线-今日宁海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