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建筑类型干栏式建筑 陶穴

历史 10-09

  建筑类型干栏式建筑 陶穴

  陶穴

  古代凿地而成的穴式建筑。《诗经》载周人迁岐之前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是说周人居豳地时,在地面上没有房屋建筑,过着穴居生活。陶穴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历史早期存在较为普遍,如山顶洞人的洞穴遗址、半坡遗址中的半地穴式建筑等。它具有成本低、取材方便等特点,经过了从天然洞穴到人工洞穴的发展,形式构造也日渐多样,对先祖们早期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地面建筑所取代。

  干栏式建筑

  新石器时代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底架,并用樨卯技术捆绑连接,在底架上建造房屋,屋顶及四壁铺设茅草。干栏式建筑主要是为了防水、防潮,适合于南方多雨潮湿的自然条件。从考古发现来看,干栏式建筑遗迹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发现,在良渚文化中也有发现。干栏式建筑影响广泛,目前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宁海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宁海在线-今日宁海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