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宋学理学两宋书院北宋五子周敦颐 陆九渊朱熹鹅湖之会程朱理学

历史 11-22

  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理学及其发展,宋学、理学、理学四派、两宋书院、白鹿洞书院,北宋理学:北宋五子、周敦颐、二程、张载、荆公之学,南宋理学: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程朱理学,浙东事功学派:浙东事功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陈亮。

  宋学

  宋代以阐释发挥儒家经义名理为主要特征的学术流派。派别甚众,包括程朱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叶适、陈亮浙东事功学派。从北宋中期起,儒学出现新现象,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清儒推崇汉代考据学,对宋代理学家空疏之风进行攻击,称为宋学。宋学在哲学建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对后世疑经辨伪之风有颇大影响。

  理学

  宋明时期具有思辨性的儒学派别。北宋诸儒吸收佛道思想,讲求性理之学。宋代理学以周敦颐、张载、二程为代表,朱熹集理学之大成,陆九渊创立心学。南宋末年理学开始官学化,明代中叶,王阳明继续阐发心学。理学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并从宇宙本体论(天)的角度论证了儒家的人伦纲常(理),其本质是一种道德理性主义才巴儒家的伦理看成永恒的绝对的最高原则,以此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理学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但在明清逐渐走向空谈,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理学四派

  宋代理学的四个派别。北宋诸儒讲求性理之学,著名的有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南宋时期,朱熹继承二程思想,集理学之大成,在福建创立闽学。濂、洛、关、闽四学派被称为理学四派。理学四派强调天理,维护儒家伦理纲常和社会等级秩序,致力于在现实社会中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具有理论性和思辨性。其中,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成为官方的理学正统思想。理学四派推动了宋代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两宋书院

  宋代地方教育组织。唐末五代官学凋零,被私学取代,有些私学借鉴佛道寺院形式发展成书院,取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宋人王应麟撰《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书院为宋朝四大书院。其规模与官学相似,有固定田产为经费;主持称山长或洞主;聘学者讲学,学生分斋学习。南宋理学兴盛,官员竞相创建,使其遍及全国;南宋末,山长由吏部委派,书院性质由民办变为半民半官。书院为宋朝培养出众多学者和官员,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学术繁荣,为理学成为思想界主流和官方统治思想做出贡献。

  白鹿洞书院

  宋代著名书院之一。位于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始建于南唐时期,称庐山国学。宋太宗时期赐“九经",称“白鹿洞国庠”。后扩建为书院,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北宋末年,毁于兵火。南宋朱熹担任知南康军,主持重修白鹿洞书院;自兼洞主,讲学其中,聘请陆九渊等著名学者来此讲学;并订立教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还奏请御赐额书,使书院声名大振。白鹿洞书院是南宋时期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影响了后世书院的发展。

  北宋五子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颍、程颐的合称。周敦颐糅合儒、道,其《太极图说》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邵雍根据周易和道教思想,创立了先天象数学,提出以太极为本原的宇宙构造图式。张载认为物质性的“气”是万物本原,主张理一分殊。二程曾就学于周敦颐,提出了以绝对精神性实体的“理”为核心的天理论。北宋五子均是理学的主要创建人,多通过阐述易学命题和拓展易学论域进行本体论建构,为理学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敦颐

  北宋著名思想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一生大部分时间讲学,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其所创学派称“濂学政治上倾向于旧党,思想偏于保守。周敦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佛、道思想,阐发了性理之学,遂成为宋明新儒学思想发展之先河。提出了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诚、理、阴阳、动静、无极、太极、五行等,主要学说是“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二程

  北宋哲学家程颍、程颐兄弟二人的合称。程颛,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受业于周敦颐,因是洛阳人,其学称作洛学。二程创立了天理论,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先于气而存在;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是“天下之定理",并提出“去人欲存天理”的主张;程颗主张格物致知,程颐则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二程学说被朱熹所继承发展,二程成为理学的奠基者,其天理学说也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哲学。

  张载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字子厚,凤翔鄙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其学称为关学。他强调气是万物的本源,详细论述了气和太虚、万物的关系,指出三者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分别是善和恶的来源。提出“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事物在理的本体基础上各有区别。同时又提出了穷神知化与穷理尽性的认识论,程朱的格物致知即由此发展而来。在学者社会责任上,提出“横渠四句”。张载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为理学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荆公之学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区别于先儒的新经学。因王安石晚年封荆国公,故名。王安石早年著《洪范传》等书,学者向慕,遂于江宁聚众讲学,形成学派。宋神宗时,王安石执政,设经义局训释经义、撰成《三经新义》,颁行学校并以新经义取士,新学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影响不断扩大。新学一改汉儒章句训诂之学,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以义理解经,极富革新精神,主要是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但新学自出现之时就遭到正统思想围攻。王安石罢相后,新学也随之式微。

  朱熹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其学主要承自程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因以理为核心,被称作理学。又因强调道,又称道学。他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认为“宇宙只是一理”,“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认识方法上,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后人辑纂有《朱子语类》。朱熹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学说在南宋后期被钦定为官方哲学。

  陆九渊

  南宋哲学家。字子敬,世称象山先生。因主张“心即理”,遂有心学之称。陆九渊把儒家思孟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提出“存心”“去欲”的道德修养方法,主张“力行淳熙三年(1176),陆九渊和朱熹在鹅湖寺进行辩论,即鹅湖之会。明代王守仁发展其学说,遂形成陆王学派。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著作有《象山先生全集》,后经整理为《陆九渊集》。

  鹅湖之会

  南宋朱熹与陆九渊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为调和朱陆分歧,邀请二人在信州鹅湖寺辩论。关于理的性质,朱熹认为理兼体用,是客观外在的,并体现于万物,心本身不等于理,心之性才是理;陆九渊则以为心性无别,理心合一,由内向外贯诸万物。关于修养途径,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累积递进,以求贯通;陆九渊主张由内入手,发现本心,以求彻悟,不必认识外部事物,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体验达到修养的目的。鹅湖之会虽然没有统一学术观点,但是明确了朱陆的分歧所在。

  程朱理学

  两宋时期形成的正统官方哲学。肇始于北宋周敦颐,奠基于程额、程颐,完成于南宋朱熹。因以二程、朱熹为代表,以理为核心,故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以“理”为宇宙的本原,认为“宇宙只是一理”;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七认识方法上,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程朱理学以儒学为核心,糅合佛、道而三教归一,建立了一个以“理"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浙东事功学派

  南宋时期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学派。浙东部分儒家学者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积极提倡研究学问要经世致用,形成了金华学派、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统称为浙东事功学派。金华学派的创立者是吕祖谦。叶适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从事功思想的“致用”立场出发,反对虚幻的道学和心学。陈亮是南宋永康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物”,认为任何道理法则都不能离开具体的事物。浙东事功学派与朱熹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相对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永嘉学派

  南宋著名的儒家学派之一。与金华学派、永康学派并称浙东学派。因该学派代表人物都是永嘉人,强调讲求事功,故名。北宋时丁昌期形成事功思想,南宋时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继承下来,形成该学派。永嘉学派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强调实事实功,反对朱熹、陆九渊的观点,认为“道”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中,和道学相对立。永嘉学派和朱熹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鼎足而立,并为南宋三大派,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宁海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宁海在线-今日宁海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