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永康学派白莲教全真教唐宋八大家 参军戏南戏元曲四大家清明上河图

历史 11-22

  永康学派,南宋时期以陈亮为代表的学派。因该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等都是永康人,故名。为浙东学派之一。此派力主恢复失地,以抗金事业为己任,耻为无用之学;提倡事功,反对空谈性命,批评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的道统论,提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观点,讲求“救时,,“济事,,的“功利”;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永康学派在哲学伦理思想上与朱熹理学派和陆九渊心学派相对立,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陈亮南宋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他为人豪迈,力主抗金,反对偏安。绍熙四年(1193)擢进士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他提倡事功,反对空谈性命,批评理学家空谈道德性命的道统论,提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观点,讲求“救时”“济事”的“功利”;提倡“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著有《龙川文集》。陈亮的事功之学与反道学斗争对思想界影响深远。

  宋元时期的宗教

  白莲教

  元明清时期的秘密宗教组织。教义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始自南宋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在流传过程中,又吸收了明教、弥勒教的若干成分,由宣扬“弥陀出世”,进而宣扬“明王出世”“弥勒佛下生”,相信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提出“三世说”,信仰“无生老母”,追求“真空家乡”。信徒主要有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和流民。白莲教对组织群众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元明清时常被用来组织起义,如元末韩山童红巾起义和清代白莲教大起义。后遭政府禁止,成为秘密宗教,并派生诸多流派。

  全真教

  金元时期盛行的道教新宗派。大定七年(1167),由王骷创立。教义杂糅佛、儒,宣扬除情去欲,以柔弱为本,以清静为基,反对烧铅炼丹,提倡静坐苦修,以得道成仙。金朝末年,丘处机应召赴中亚谒见成吉思汗,为进攻金朝出谋划策,在蒙古统治者的保护下,全真教得到空前发展。后在蒙哥、忽必烈时的三次佛道辩论中失败,道教经典除《道德经》外全部被判为伪经,一概焚毁。明清时期逐渐衰落。全真教对金元时期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文化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编选《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始于此;后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流传很广,唐宋八大家名称正式确立。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代表者,他们以平易晓畅、便于表达思想的新体散文来反对和取代六朝浮华艳丽的骈文,使诗文面貌焕然一新,并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散文,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词

  宋代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词起源于唐中叶,本是搭配乐曲的歌词,后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有词调和词牌,句子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或曲子词。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繁华,宫廷内设有教坊,大城市中有歌楼伎馆,贵族官僚、豪绅家也有歌伎舞女,为词的普及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统治地位。宋词流派众多,如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等。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后世戏曲影响深远。

  话本

  宋元时代说话艺人讲说故事所用的底本。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更趋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需求的“说话”(讲故事)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以“说话”为生的艺人,使用的“说话”底本,一般称作“话本”,话本经过流传加工,便演变为“话本小说”,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都是用当时的白话口语写成。宋代话本流传至今的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京本通俗小说》等。元明章回小说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和再创作而成的。

  参军戏

  唐宋流行的一种滑稽戏,源于秦汉时期的俳优。其具体形成时间有东汉说、后赵说、唐说等。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以科白为主,间有歌舞的话剧,由演员二人表演,一名参军(被戏弄者),一名苍鹘(执行戏弄职务者),表演时一机智,一愚鲁,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参军戏表演时主要引人发笑,借此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诸宫调

  金元时期一种说唱戏曲。为唐宋说唱文学的汇总,盛行于金代,元代时逐渐衰落。它在变文和教坊大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连缀不同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数,铺叙长篇故事。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用琵琶等乐器弹奏,弹、唱、念都由一个人完成。由韵文和散文组成,演唱时歌唱和说白相间。题材丰富,具有通俗特征。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等。诸宫调的流传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促进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南戏

  宋元及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艺术。在南方,以南曲腔调演唱的温州杂剧等地方戏发展成为南戏。元末高明的《琵琶记》,则被推崇为“南戏之祖”。著名的“四大传奇”,是《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白兔记》。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从明代以来各种曲谱和戏曲选本中辑出南戏佚曲若干。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戏的声腔及音乐结构形式对后来诸多剧种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曲四大家

  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即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和马致远。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人,其作品取材广阔,多反映社会的黑暗面,歌颂人们的反抗精神,代表作为《窦娥冤》。白朴的作品,语言绚丽,题材多为历史传说,代表作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马致远的创作多以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主,风格豪迈清逸,代表作为《汉宫秋》。郑光祖的作品多描写男女爱情,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代表作为《倩女离魂》。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

  《清明上河图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作。绢本设色长卷,现存故宫博物院,作于北宋晚期。《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了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画作从郊外一排驮运队在小道上向城市行进为开端,一直到城郊、街市。虹桥附近是全图最热闹的部分。图中所画各阶层人物、楼阁、街市、店铺、车船、树木、河流、桥梁,生动逼真。《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杰作,是研究宋朝城市史、社会生活史的珍贵资料。

  八思巴字

  元代八思巴制作的蒙古字的通称。元朝国师八思巴受忽必烈之命,根据藏文,仿照汉字方体所制订。1269年,正式颁行,称蒙古新字。八思巴字为元代官方通用文字,既可以拼写蒙古语,也可以拼写汉、藏等语言,均自右向左书写。15世纪后不再在蒙古族中使用。现存的八思巴字文献有八思巴文碑铭、牌符、官印、钞币及佛教典籍等。《蒙古字韵》是八思巴字和汉字的对照字典。八思巴字的推行有利于元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研究中古蒙古语及汉语音韵学具有重要价值。

  唐兀惕

  元代蒙古语“党项”一词的音译,兼指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国。又作唐兀、唐古忒、唐古特,《元朝秘史》译出蒙古语复数语尾,作唐兀惕或唐忽惕。西夏领土主要在黄河以西,汉籍称河西,自蒙古语转译,又作合申,元于此设甘肃行省。元代唐兀人被统称为色目人,仍保留固有的文化风习,通行西夏文;后被迁往中原,组成唐兀卫,驻屯于京师周围,平时屯田卫戍,战时集中出征;出任大将和官员者甚多。

  《甘珠尔》

  元代藏文大藏经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甘珠尔为藏语音译,意为佛语部。此书于14世纪后半叶由蔡巴•贡嘻多吉编订,用金银字书写。内容主要为佛释迦牟尼生前所留存的,死后弟子多次汇集整理的语录译文,即佛经。《甘珠尔》包括显密经律,分戒律、般若、华严、宝积、经集、涅槃、密乘7类。《甘珠尔》在蒙、藏地区广泛传播,前后曾刻印十余次,各版所收略有不同,今存德格版收书1108种。《甘珠尔》是研究佛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中原音韵》

  元代周德清编纂的曲韵专著。泰定元年(1324)成书,本为写北曲者检韵所作。全书2卷,上卷为曲韵韵谱,分韵十九;下卷为《正语作词起例》,有起例、作词十法等篇。它以辽金以来北方语音发展变化为依据,废入声,把平声分为阴、阳两类,接近于今北京音。它一扫以往以《广韵》为正统的习惯,以普通使用的活语音为研究对象,具有开创意义。《中原音韵》是中国第一部论述北曲体制、技巧、韵律的曲韵著作,在汉语语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宁海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宁海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宁海在线-让世界了解宁海

宁海在线-今日宁海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Powered By 宁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